背景 有估計現時透過政府外判合約聘用非技術勞工超過五萬人。基於只重視價低者得的採購原則,這些基層勞工往往只能領取法定最低工資,不會因年資增加而有加薪或其他福利。我們所接觸的工友亦大多是老年就業或新來港人士。在勞工牧民中心同行服務經驗中,了解到基於勞資關係的不平等,他們的權益往往被忽視,例如經常面對如轉換合約時遭?削遣散費、人手不足而普遍出現「買假」的情況、承辦商因節省資源而欠缺職業安全的保障措施及防護裝備等。 2015至2016年工作 工友組織 中心自2012年起關懷及組織任職於政府外判公共服務的清潔工人,2015-16年度到14個工作場所外展探訪接觸並關懷工友103次,接觸清潔工友人數達533人次。中心同時以每月中心聚會形式,或外展工作場所形式,建立工友間的互助及增加他們對自身法定權益的保障意識,中心外展到工作場所與工友聚會,合共41次,有292工友人次參與。於中心內舉辦每月聚會,共23次,有參與的清潔工友人數有254人次。 社會行動及游說 2015至2016年間,中心聯同會員會,與政府外判工友一同約見政府效率促進組、勞工處視察科及職業安全及健康科、康樂及文化事務署、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等代表,另外,亦曾約見多位上屆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議員包括鄧家彪議員、潘兆平議員、郭偉強議員、蔣麗雲議員等,反映工人的意見及倡議改善勞工保障。效率促進組及後修訂了供各政府部門參考的「外判合約指引」,進一步具體列明僱傭補償條例中對於職業安全管理的要求。另外,立法會食物安全及衛生事務委員會於2016年12月13日舉行公眾諮詢會,討論食環署外判工人的工作待遇情況。 2013年清潔工友組織 定期在油尖旺及深水埗區接觸清潔工友,介紹中心活動,如每月聚會、申請政府津貼及福利資料。與聖方濟各堂合作舉辦中秋聚會,邀請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幹事分享爭取進展及方案內容,及後由教友分享福傳訊息,於聚餐時間互相認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