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安人語•守護廿四小時

出版:教區勞工牧民中心-九龍
出版日期:2015年12月
免費索取

平安,當身處其中的時候難以察覺它的重要性,當察覺到的時候,大多是因為受到威脅,甚或已經失去。

保安員,原來也很類似。步入大廈,見到保安員在當值,不覺怎樣。若有事發生,找不到保安員,那可真是不知所措。

這本故事集,給我們平常少有的角度來看保安員。從他們的喜樂、辛酸、無奈及堅持中去發現他們血肉的一面。的確,我們都是人,是兄弟姊妹,是上主所造所愛的子女。

願察覺帶來肯定,瞭解帶來尊重。這不是人與人相處所應該有的基本態度嗎?

「論尊敬,要彼此爭先。論關懷,不可疏忽。」(羅馬書12: 10-11)

夏志誠輔理主教

誰是你的鄰人? ── 居於香港的巴基斯坦婦女的生命故事

出版:教區勞工牧民中心-九龍
出版日期:2010年9月
免費索取

由2007年開始,本人得知九龍勞工牧民中心開展南亞勞工服務計劃,深感這服務正切合該社區的實際需要,因此,本人表示大力支持。

經過同事們的努力,可以話積極回應了「教會在亞洲」的宗座勸諭:第32節 ── 亞洲的教會,處於眾多貧困和被壓迫的人民中,因此,更需要活出一個共融的生活,特別是在為貧困者和無自衛能力者提供愛德服務。

今次九龍勞工牧民中心計劃出版小書,總結服務少數族裔的經驗和神學反省,及真人真事的分享,是很值得肯定和支持。這本小書亦是一個具體行動,回應十年前教區召開的教區會議,第三組提及的關心社會,特別是邊緣的弱勢社群。

期望這本書能夠喚起更多教內外人士對少數族裔的關注和協助,使正義與和平的和諧社會得到更具體的實現。

陳志明副主教

香港要STAND UP

出版: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
出版日期:2014年10月
定價:港幣一百一十元

「老有所養」是我們傳統的美德,亦是文明社會應有之義。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《通諭》論「人的工作」十九節論及:有關退休的權利,和對年老和工作意外事件中的保險,在這些主要的權利之內,發展一項個別權利的整體制度,但香港的長者辛勞一生,退休後卻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,不能安享晚年,情況令人擔憂。我感謝團體多年來的努力,亦盼望政府盡快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計劃。願天主保佑,我們的長者可以活得平安,活出尊嚴。

陳日君樞機

本書有助引發社會討論不同退休保障支柱應如何互相補足,以及如何運用公帑或取得所需的資源,以應付香港市民的退休需要。

胡紅玉女士
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前主席